我为家乡献青春 青年企业家谱写圆梦协奏曲
——记谢桥街道瓦屋坪村支部书记瞿政文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8-05-14 15:41:07   

瞿政文,男,贵州师范大学毕业,现任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瓦屋坪村党支部书记、铜仁市万山区板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铜仁市万山区鸿运种养殖有公司法人,现年31岁。作为一名脱贫道路上的开拓者和践行者,他在半年多时间里带动全村集体经济迈过了50万元大关,167户贫困户增收逾1800元以上。

瓦屋坪村是谢桥街道最边远的一个小山村,距离谢桥新区16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有村民458户1982人。由于经济落后,村里大多数年轻人被迫选择外出打工,背井离乡。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在贵阳就学期间,瞿政文一直心系家乡的发展,大学毕业后他去过企业,进过血汗工厂,搞过建筑,做过个体户,最后毅然决然把根扎进生育过他的黄土地。

经过几年的艰辛打拼,瞿政文收获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和才能,自己的生活也逐渐富裕。可是他并不满足于此,家乡的一草一木牵动他的心。想到家乡一片片荒土无人耕种,一条条小道荒草萋萋,离家远行的年轻人漂泊无定。每年春节后游子离家返程时的“娃娃哭、父母哭、子女哭”的痛心场景深深镌刻在他脑海里,他渐渐萌发一个理想,一定要把家乡发展起来,让瓦屋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能在家门口就有钱赚,免去游子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于是,2009年他离开贵阳返回家乡,踏上了新的征程。

2014年,瞿政文在铜仁市开办了一家砖厂和沙场,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在梦想着能回到村里开一个生态农场,让留在家乡的老人、妇女都能找到就业途径,实现增收致富。2016年底,瓦屋坪村“两委”换届,瞿政文全票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这让他正式踏上了让家乡发展致富的征程。

走马上任村支书后,瞿政文一直在思索瓦屋坪村的发展出路在哪里。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贫困山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匮乏、发展基础薄弱,这些都是发展中需要克服的制约因素。

由于对本地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群众发展意愿的充分掌握,很快,瞿政文就确定了本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并制定了“瓦屋坪村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绘制了瓦屋坪村的发展蓝图。首先,他看到本地的资源优势,田土。目前瓦屋坪村的青壮年劳动大多外出务工,土地撂荒非常严重,坝子上一等一的好耕地都只种一季,冬天都是沉睡着的,大片的土地资源在等待唤醒。其次,他看到了本地的优质发展模式,通过市场主导、政策倾斜、项目支持、资金帮扶,发展政府支持、企业带动模式,引导企业在村里发展产业园,引导能人在村里发展合作社,实现资金、项目、市场串联,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参与其中,只要肯干、愿干,就能得实惠、得收益。

随后,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瞿政文积极奔走在各个部门“化缘”求经,争取瓦屋坪村的发展资金。从谢桥办事处要来了300万,区民宗局要来了100万,组织贫困户以“土地资源、劳力”入股,通过务工、分红、土地流转增收,成立了鸿运种养殖有限公司、板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瓦屋坪村打造了300亩的高粱基地、年出栏3000头的生猪养殖场、100亩的蔬菜基地等三个村集体经济,吸纳了贫困户167户,让瓦屋坪村拥有了长期发展的根基。

同时瞿政文积极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非贫困户和贫困户成立农业合作社,并帮助他们提供政策支持和协调工作。在瞿政文的宣传鼓励下,土坪组的种植大户瞿宝山成立了山丰农业有限公司,吸纳了瞿政才、瞿政喜、瞿永富3名贫困户入股,堰水龙9户贫困户的多元种养业也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中。在种养殖户的农业发展公司成立后瞿政文多次主动与金融部门对接,利用好贫困户“精扶贷”贴息贷款政策,为公司争取发展资金。通过这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抱团发展模式,不仅有地效缓解了非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让扶贫资金作用最大化,也弥补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方面技术经验的不足,用能人带动,实现利益共联。

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瞿政文同志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入瓦屋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村修好公路21公里,产业路1条,正在修建的通组路7条、产业路1条,为瓦屋坪村构建好一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为瓦屋坪的产业腾飞插上了双翼。修建人畜饮水工程5口,垃圾池5座,实现易地移民搬迁38户135人,危房改造27户75人,“四改一化一维”建设如火如荼。一年来,瞿政文为全村经济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做了大量工作。

与此同时,瞿政文还带领着村支两委,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好脱贫攻坚对企业的优惠减免政策,通过企业扶贫贷款政策、提供人力服务等方式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联系,吸引资金和项目。目前已经有杭州珠绣公司、铜仁千佛手茶叶公司、苏州生猪养殖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到瓦屋坪实地考察调研。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瞿政文任村支部书记以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瓦屋坪村的脱贫发展中来,每天迎朝阳、沐晨光、披星戴月、宿水餐风,做了大量的矛盾调处和经济建设工作,对村民关心的事情,他都事必躬亲,面面俱到,真心实意为民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在瞿政文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瓦屋坪村紧抓扶贫机遇,用好扶贫资金,搞好基础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瓦屋坪村从没有村集体经济产业的空壳村,一跃发展为年产值上百万的发展新村。青砖黛瓦,袅袅炊烟,小桥流水,绿水青山。

目前,交通日渐便捷的瓦屋坪村,背靠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受万山区转型发展的辐射作用,正显现着新农村的典型特征与活力,释放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谢桥街道瓦屋坪村脱贫攻坚工作队 陈雪玲)

编辑:龙翔宇

相关热词搜索:协奏曲 企业家 家乡

上一篇:谢桥街道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