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遗址: 为认识万山朱砂始采年代提供依据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8-05-14 09:30:57   来源:贵州日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07日 来源:贵州日报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于汞矿中,通过高温冶炼可以获得汞(水银)。朱砂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矿物,自秦汉以来,被当作炼丹的主要成分,也常被当作颜料,或可入药、随葬使用。
  《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富足一方的朱砂经营者有着“而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的记载。唐代万山属锦州,《元和郡县图志》中有“开元贡:思州,朱砂。辰州,光明丹砂四斤。锦州,光明砂。溪州,朱砂”等关于锦州产砂的记载。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唐宋时期万山已经盛产朱砂、水银。历史上,万山所产的朱砂以比重大、色泽鲜红、成色透亮而闻名于世,唐代曾以光明丹砂为贡品。
  万山汞矿遗址位于贵州省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村,自唐宋时期开始开采朱砂,朱砂储量丰富、品位极高,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朱砂及汞生产厂矿之一,规模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矿区,素有“中国汞都”之称。遗址包括仙人洞、黑硐子、云南梯三个部分,地表分布面积2.5平方公里,采掘面积约3.2万平方米,矿洞内保留大量矿冶生产遗存,展现出独特的采矿、选矿及冶炼等系列传统生产工艺。万山汞矿遗址黑硐子、仙人洞、云南梯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万山汞矿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汞矿遗址开展了系统的专题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
  考古调查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碧江区,现阶段工作发现与朱砂采冶及生产相关遗迹共36处,其中涵盖矿冶、聚落遗址、道路及桥梁码头、民居及城墙、近现代工业遗产建筑群等类别,年代自唐宋延续至近现代。
  万山地区矿山规模及采掘面积大,古代矿洞群保存相对较好,矿洞以及生产工具的发现与确认,反映万山早期露天采矿、洞内开采的朱砂采掘技术,出现早期朱砂及汞手工业规模化、专门化生产的雏形。印证了文献中对于这一区域自先秦时期至汉唐时期朱砂采掘“火爆法”的生产模式。2016年,考古队在相传为商周时期朱砂采掘点的淘沙溪采集到的一件石锤,为认识万山朱砂的始采年代提供了依据。石锤是金属工具运用于矿采前常见的采矿工具,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结合锦江流域沿岸分布大量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可以推测万山的朱砂矿资源早在商周时期就已被开采和利用。
  万山地区聚落遗址的发现,与万山汞矿遗址群一同证明了唐宋时期,万山地区已经成为武陵山区腹地主要的朱砂产区,并形成了系统的朱砂及汞的产业链,这是武陵山区朱砂及汞手工业考古研究的重要突破,弥补了这一区域内未发现有朱砂生产相关聚落遗址方面的空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贵州日报】复活的遗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