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现的零碎记忆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8-05-18 16:59:24   来源:张孝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暑假,恰好最近很热,我没有出门。于是在家看一本叫《大逃港》的书。我花了三天的时间,终于从第一页看到了最后一页。

我最近也看了一部神剧叫《边城汉子》,这部电视剧是在铜仁的苗王城拍摄的,它和这本书一样反映了我们今天的小康社会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是幸运儿,应该为出生在这个好时代点赞。

看完之后我心里一直有点忐忑,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写什么?如何下笔?内心很矛盾。

《大逃港》的作者陈秉安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终于把过去有些封存的历史再现在世人面前。这得于我们国家开放的结果,不然这些历史将永不可能被翻开。

在我们国家,有些历史是不能被研究者随便研究的。今天却可以研究了,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书中,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时代了,特别是1953-1963年这十年的时间,我国土地上的人民是狂热的,但同时也是最贫穷的。大饥荒年代,到处饿殍遍野,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每年人口锐减3000多万。全国上下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人民无心劳作,贫穷和饥饿困扰国人。

在我国的最南边有个地方叫深圳,在深圳有个地方叫宝安县,它和香港就一河之隔,中间是深圳河,河的对面是香港,河的这边是深圳宝安县。在这里的人们却能同时看到两个不同的社会,对面的世界就连乞丐每天吃的都是牛奶和面包,而河这边的大多数人每天吃的是树皮、青草和观音土。中间被十几米宽的深圳河和高高的铁丝网拦着,这边的人常常做梦都想到对面的天堂去走走,哪怕死也值得。

边防战士二十四小时执勤,凡是偷渡者被抓到将会被判刑,在抓捕过程中如有反抗者,边防战士可以开枪射击。面对这样严厉的惩罚,还是抵挡不住对面的诱惑,大量的偷渡者集结边境,只要有机会就奔向她们的理想之河——深圳河,因为下河了就意味着成功一半了,深圳河属于英租界,边防战士是不能开枪的。短短几年香港的外来人口增加150万,然而大逃港的背后值得思考。

在大逃港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悲惨的故事,人们向往去香港,那里有牛奶和面包的诱惑。当年逃到香港的那些人,其中有很多人都当上了老板,我把他们取得的成功叫做被迫后的成功。

大逃港使宝安县人口短缺,留不住人,更别说留住人才了。大量土地无人耕种,荒芜成片。后来习仲勋调任广东省书记时,尝试着慢慢放开边境,人们可以去香港做点小生意,商贩们开始的时候主要从事农产品交易。后来内地也慢慢地实现双边开放,发现出去的人又回来了,土地又被重新耕种了。人们能吃饱饭还有了存款,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红火,港资老板也过河来到宝安县投资办厂,顿时兴起打工热潮。

邓小平视察南方时,他认为开放比不开放好,于是就在深圳画了圈,就有了我读书时知道的改革开放。其实背后的故事不是画个圈这么简单。

以前人们只是为了能有个安稳的家和能吃饱饭就能满足了,但是这么简单的想法也满足不了。今天我们的社会是历史上任何时代都不曾有的,我很感谢我的祖国能给我国子民创造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记忆 历史

上一篇:侗寨红梅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