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万山红遍
——创新驱动万山汞业转型记事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4-03-10 17:11:19   来源:贵州日报    

 

2014年新年伊始,铜仁万山,汞产业新意不断。

位于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银星集团厂区,一栋栋新建的标准厂房错落有致。“这是新建的锑汞分离车间,今年投产。”供职于银星集团的贵州大学硕士陈明慧说:“锑汞分离是我们研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可以回收锑矿中90%的伴生汞。”

离银星集团20多公里的蓝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一台台“燃气节能蒸馏炉”热气腾腾,正从含汞废料中提取汞。公司董事长吴斌很是自豪:“这种蒸馏炉代表了行业最先进技术,今年,我们还准备开始研究从火力发电厂的废气中回收汞。”

曾经的中国汞都万山,在2002年因为资源枯竭关闭汞矿。而万山并未因此沉沦,10多家汞矿下岗职工创办或参股的汞化工企业,在省科技厅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瞄准市场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创造出一项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万山,也从中国最大的汞原料生产基地转型成为最大的汞加工产品生产基地。

40万元与4500

好技术引来好客商

在万山汞产业的转型中,一个资助资金40万元的科技项目,成为第一个转型加速器。

贵州汞矿关闭之后,国内汞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为抓住这一市场机遇,2006年,蓝天固废的前身企业之一万山红菱汞业有限公司建起“竖式蒸馏炉”,一批万山汞矿的老技术人员重新集结,开始开展含汞废氯化汞触媒的回收利用。

“解决难题的思路有了,可是,缺乏资金让我们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市场不等人,谁发展慢了,谁就有可能被淘汰。”公司董事长吴斌回忆起当时的一筹莫展。

2007年,在铜仁市科技局的帮助下,红菱汞业争取到省科技厅一个40万元的科技项目,研制成功“燃气节能蒸馏炉”,一举占据国内汞回收行业的技术领先高地。

有了好技术,自然好招商。很快,多家客商携4500万元投资纷至沓来。蓝天固废进入发展快车道。今天已经成为每年可处置15000吨含汞废氯化汞触媒的国内规模最大的汞回收企业。

612

紧跟国际限汞公约步伐

电石法,是我国PVC生产的主导工艺,其中,汞触媒不可或缺。

万山汞业人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2002年成立的贵州银星集团正是以汞触媒产品起家,目前,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2013年年底,国际限汞公约正式签署,中国政府承诺,到2015年,PVC生产将全部使用低汞触媒代替高汞触媒。相关专家指出,如果用数字表述,高汞触媒的汞含量是12,而低汞触媒的汞含量是6。

限汞公约,将根本性改变汞触媒的市场格局,谁领先一步研发出低汞触媒,谁就能变挑战为机遇。

早在国际限汞公约尚在谈判之时,2011年,银星集团未雨绸缪,开始了低汞触媒以及工业应用的研发。省科技厅为此设立了重大专项,银星集团携手贵州大学展开科技攻关。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通力合作,全新的创新模式使相关研发进展顺利。在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8000小时试验考核显示,银星集团的低汞触媒催化性能与高汞触媒相当,“低汞触媒工业应用”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技术领先一步,市场就领先一步。2 014年1月,银星集团与贵州大学合作的研发“低汞高效环保触媒产品”项目成功通过贵州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银星集团成功跨越限汞公约设立的高汞触媒红线,迈入低汞触媒广阔的市场空间。

10万元奖励

聚集创新资源开拓循环经济道路

银星集团用重奖科技人员的方式,迎来了2014年。

集团2014年迎新春晚会上,技术人员罗耀辉,得到了集团颁发的“积极创新”奖牌和10万元重奖。他的获奖理由是对氯化汞尾气综合利用处理进行了技术改进。

万山汞业的转型,和人才、项目、创新平台等创新资源的聚集同频共振。

一位位人才在万山展示才干,创业不辍。

张亚雄,原贵州汞矿科研所副所长,如今,他成为万山红晶汞业的总工程师,2010年,由于在汞化工技术研究中的突出成就,张亚雄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铜仁市科技局2012年进行的统计显示,万山全区涉汞企业拥有高级工程师18人,工程师28人,技术员173人。

一个个科技攻关项目,科技创新平台落户万山企业。万山汞化工企业正从单一的生产型向研发、生产、环保相结合及产学研一体的方向发展。

一项项科技成果不断诞生,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万山已完成专利申请数103件,是1983年-2011年的10倍。

创新,支撑着万山汞业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

铜仁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目前万山汞化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由2002年的不足10%上升到70%以上。形成从汞冶炼、产品深加工、含汞废物回收到汞化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万山,正在不断探索以企业为主体,聚集创新资源的新机制。2013年11月,银星集团与贵州科学院签订“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框架协议”。在汞产品研发、汞及其他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染土壤无害化修复治理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采访中,许多万山人向记者提到著名画家李可染的画作《看万山红遍》,这幅画用朱砂做原料,而朱砂,正是硫化汞矿石的别称。万山人相信,在科技创新驱动汞产业转型的征程中,万山将再一次迎来“看万山红遍”。

铜仁市科技局副局长龙志刚向记者描述万山汞业未来的发展构想:整合全国汞资源,把万山建成全国汞化工基地、含汞废物处置基地、汞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2014年,万山汞业,新意不断,新风拂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华每日电讯]汞尽城衰后,“汞都”断腕重生
下一篇:[贵州日报]万山区汞业大事记:三位科技工作者的汞业情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