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探索:弥补中国朱砂及汞手工业考古研究空白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8-05-14 09:36:33   来源:贵州日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07日 来源:贵州日报   

万山地区设立朱砂、水银开采管理机构的记载始见于《明史》。太祖时有“惟贵州大万山司有水银朱砂场局”,朱砂场局的作用在于规范私人朱砂水银开采的赋税征收、矿山安全的管理。本次考古调查发现有清道光年间“五品承直郎改授昭信校尉世袭大万山正长官司”杨政邦的墓碑,可见至迟在元明清时期,万山矿区的朱砂开采与管理已经由历任大万山长官司的杨氏家族所掌管。
  根据考古调查来看,这一区域内的产品运输基本以万山为中心,向南北辐射,主要依靠马子岭古道、深冲古道、羊角蹬古道等承担陆路运输,在铜仁转锦江水运,顺江而下进入沅水从而进一步汇入长江,实现远距离、相对低成本的运输,分别运往万山北部、东部、南部的湖南芷江、新晃一带,在湖南地区进行转运或直接销售。此外,铜仁古城城墙以及3处码头遗址的发现,均可以说明明清时期,铜仁的水运成为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万山汞矿遗址所产的朱砂、汞可能是由水运结合的立体交通网进行运输,该区域依靠朱砂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巨大发展。
  武陵山区历史时期内必然存在着一条以朱砂和汞流通为媒介的“朱砂通道”,朱砂既是这一通道主要往来的贸易物品,也是承担诸多交流因素的物质载体,有着与古代丝绸之路同样深远而非凡的意义。
  考古调查过程中采集的遗物有石器、陶瓷片等,并对部分朱砂采掘生产工具进行绘图记录,调查中大量引入数字化记录手段,对矿洞、古道等遗迹进行三维建模以试图建立可视化立体模型,对矿洞核心区及重要遗迹进行航空摄影。为深入挖掘万山地区古代朱砂采掘历史,考古工作人员同时开展了相关的口述史调查,极大地丰富了此次专题调查的成果。现初步形成对万山地区自唐宋时期以来朱砂采掘及水银冶炼生产体系的清晰认识。万山作为武陵山区朱砂开采的核心区域,至迟在唐宋时期开始大规模的朱砂生产活动,并在长期的生产发展中,形成完整的采矿、冶炼、管理、运销生产链,以水、陆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产品的对外运输。
  此次考古依据系我国迄今为止尚未有开展汞矿遗址的考古专题调查。万山汞矿遗址系统的考古工作,弥补了中国朱砂及汞手工业考古研究的空白,收获颇丰且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其遗址和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朱砂(汞)冶金手工业就已经开始出现,朱砂的生产和使用成为推动巴、蜀、楚等早期文明形成与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汞(水银)的生产促进了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万山朱砂及汞矿资源历经数千年的开发与利用史,是揭示“资源、生产、社会”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宝贵文化遗产。

相关热词搜索:手工业 朱砂 中国

上一篇:发现遗址: 为认识万山朱砂始采年代提供依据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