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 “万山模式”展示资源枯竭后的新生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8-05-14 09:38:01   来源:贵州日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07日 来源:贵州日报   

万山汞矿遗址2005年被列入国家首批矿山公园;2006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启动国家矿山公园一期工程;2011年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被列入第三批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名单;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015年,在铜仁市人民政府主导下,江西吉阳公司入驻万山投资建设朱砂古镇。目前,围绕矿山、矿洞规划的万山汞矿矿山公园已经正式开园,在原有矿山的基础上,对矿山本体进行加固、保护,开发部分地下矿洞、巷道、沿山体修建玻璃栈道,形成独有的矿山遗址公园景观。
  项目总体在保留汞矿原有建筑本体及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对部分建筑进行加固、内部装修,有效进行整体规划与修缮性开发,旨在打造集观光旅游、文化推广、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影视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建设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已将原苏联专家楼、科研所、部分职工宿舍等进行内部装修,改建为工业主题的悬崖宾馆对外开放,同时对大礼堂、电影院、原矿区道路进行重新修缮,打造完成朱砂古镇,在完成对原有工业遗产建筑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外观升级,注入矿山工业文化元素,让参观者能够更加真实地体验贵州汞矿生产鼎盛时期的各个场景。
  作为中国主要的朱砂产区,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朱砂开展朱砂工艺品加工、销售,由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链,并将朱砂工艺品融入文化旅游业中,在朱砂古镇建设朱砂大观园、朱砂工艺品体验中心,集中展示万山朱砂产品,游客在参观朱砂古镇的同时,能够将特色产品带回家,让万山汞矿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以万山汞矿遗址为依托,以朱砂文化为核心的朱砂文化旅游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万山汞矿正在由资源枯竭型矿山城市走向新生的文化旅游城市,地方政府与文化工作者一道,不断探索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开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考古研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此次连续两年的考古工作不仅成果丰硕,同时还邀请国内外冶金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现场考察,进一步提升了万山汞矿遗址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万山汞矿既是先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应该世代传递下去的礼物。它既是珍稀的自然矿产资源,见证着古代矿冶生产的发展,又是自古以来区域发展的核心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区域历史、人文精神的凝聚。今天的万山作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不断探索着汞矿研究与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利用的新模式,万山汞矿体现着地区独有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千百年的矿业开发史与科技史、共和国汞矿生产兴衰史,以及贵州汞矿人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今日万山人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从历史中走来,向我们展示着资源枯竭转型后的新生。

相关热词搜索:万山 新生 模式

上一篇:工业遗产:真实再现万山汞矿百年开发史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