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泡汤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4-03-01 13:35:22每至深冬腊月,心中就升腾着一种牵挂,又到了吃泡(音pao)汤肉的季节。
今年照例,一生辛劳的双亲又宰杀一头肥猪过年。遵照习俗,杀年猪吃泡汤的日子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父亲的几次电话约定被繁忙的工作一再推延,过了几天,才携妻带儿与弟弟回到老家补吃一顿泡汤肉。
故乡的山水依然安祥恬静,空旷的田野间布满的栋栋高楼,阻挡了往昔邻居咳嗽鸡犬相闻的喧闹,母亲准备的饭菜尽管香甜可口,心中却总有那么一种失落始终挥之不去。
小时候,吃泡汤总是浸透弥漫着浓醇和暖意的年味,是当今充斥着流行色和广告牌的都市生活中,山珍海味、名酒细粮里,永远无法感知和体味的。
“鱼要吃跳,猪要吃叫。”刚杀的猪肉吃起来很是香嫩,跟今日集市买的饲料新鲜肉有着极大的区别。八十年代的农村想吃上一顿肉原本就是一种奢望,能吃泡汤肉那就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那时的乡下每个寒冬年关,人们就会查阅皇历或是让一些知识渊博的前辈代劳选中一个属牛、属马的“肥日”杀年猪,期盼来年喂养的猪膘肥体壮,给自己带来丰收好运,吉祥平安。
杀年猪有很多讲究,主人需要准备香纸、板凳、楼梯、盆子、棕叶、开水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请到一位熟练杀猪宰肉的屠夫老倌,也叫杀猪匠,杀猪所用的尖刀、砍刀、刮庖、挺仗等工具是主刀手自带,同时还要请几个身强力壮的二把手来“逮尾子”。杀年猪时要一刀毙命不能复刀,俗称“过山快”,这样主人来年才会槽头顺,时运好。
经过大人们的一番鼓捣,一头大肥猪很快就被大卸八块,十几斤重的颈项肉放置砧板,家庭主妇立马从灶孔里夹出烧得通红的犁口把肉皮烙一遍,然后切割成大片小块,和着糟辣椒、大蒜、芹菜一阵爆炒,稍稍渗油就掺上大半锅汤,再用大耳锅舀一大锅在火塘架起三角,添上大块木柴燃起熊熊烈火烧开,香气扑鼻而来。主人按照年龄长幼或辈分高低安排大家围锅而坐,每人面前分别摆上大碗、酒杯和煳辣椒碟子,拿出自酿的“糖罐罐”红苕酒给杯子斟满,主客就在一阵感激和祝福声中推杯换盏起来:“喝上一口酒,好运年年有;吃上一块肉,年年杀肥猪。” 男人们一边吃着,一边叫着女人往锅里添加猪血、猪肝、小肠等内脏和白菜、豆腐。因为吃泡汤是火楼上架火锅,没有桌子,这也就限定了没有更多的配菜、不能坐太多的人,一般情况下妇女姑娘就在灶门口,小孩娃娃只能站在火楼边上,靠大人分配点豆腐白菜和零星的肉块。印象最深的是,小时眼见一大锅肉,很想从中多挑选几块瘦肉,然而烟熏火燎中,虽然瞄准了,当闭着眼睛伸筷子去夹,感觉是夹到了,没想被哪个大人戏谑,放回碗中的却是一块白菜帮子,然后再试,依然如此,反复几次,眼睛熏肿了,手也烤痛了,大人们才给选一块最好的放在你的碗里,算是鼓励与奖赏,从而让你对他充满感激。因为吃泡汤特别油腻,往往有好多人不太敢沾边。
吃泡汤主要是追求和营造过年的一种气氛,既是对一年辛苦的总结,也是对一年丰收的庆贺,更是为了增进家人亲朋的团结、和谐与热闹;吃好吃坏大家并不十分在意,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成了一种传统、礼节与文化。我们侗家人,至今在喝酒上之所以还是那么的热烈与豪爽,主要是因为强调和注重“酒品如人品”的优良传统,如果喝酒不耿直,就会被人看不起,遇到酒品人品都很差的人,场面也不免被破坏。一般而言,吃一顿泡汤往往花上几个小时,相互比拼吃喝的高下,欢声笑语,场面火爆。男人们吃喝满意了,就围着火塘饮姜茶、摆门子,而辛苦的家庭主妇,还要收拾碗筷、腌制腊肉,正式开始筹备一大堆过年的年货物品。
杀年猪吃泡汤,这个习俗不知兴于何时,至今被广泛流传下来,以前杀得起年猪的人家屈指可数,现在几乎家家都杀得起年猪,都有泡汤肉吃,人们除了自己熏腊肉,有时还把肉扛到集市上去卖,换取钞票增加收入。
冬日的残阳辉映着梦幻般的故乡,我仍沉浸于过去杀年猪、吃泡汤的那个美好的记忆之中。一块块香肉入口,一杯杯热酒下肚,或许是酒的甘烈与火的烘烤,每位客人的笑脸上总是洋溢着鲜亮的光彩。酒香、菜香相互交织,氤氲上升,从瓦缝中飘向旷野,飘向四方,醉了田野,醉了山乡!那种美妙的感觉还会回来吗?
相关热词搜索:吃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