鼟锣“好快活”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4-12-26 14:45:15   

 

“匡匡、匡匡、匡、匡、匡匡匡……”为收集《鼟锣》一书的有关资料,我们来到黄道乡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时,迎接我们的是三四十面鼟锣,其声震天,场面极为壮观。

当地人们说,他们敲的是“喜事九锤锣”,这么多锣和在一起敲,是黄道人对我们最盛大的礼节,就像村子里办大喜事一样。

据史料记载,从夏商时期开始,黄道乡一直为军事要地,敲锣的习俗是从古代部队传来的。老人们说,铜锣是富裕、光宗耀祖、高贵身份的标志。只有富裕的人家才有钱购买、制作铜锣,只有出过带兵打仗的将军的人家和门庭高贵的人家才有资历拥有铜锣。

对于鼟锣的起源,众说纷纭,谁也不知道鼟锣产生于何时,但有一个故事却是众口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有一年,黄道乡新屋场村大丰收。黄道人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有过小年的习惯,此时,家家户户年货都已办好,全村上下热热闹闹一派祥和。为了庆祝年收,村里姓罗的几个年轻人,提着铜锣站在院前不远处的山坡上猛敲,意欲告诉大家,我们罗家今年大丰收,猪肥马壮仓廪实,过年好热闹。山坡对面的刘家人听到后,心里很不服气———想炫耀是吧?罗家别得意,我们刘家也丰收了,我们也是家庭殷实,人丁兴旺,我们也敲,看谁厉害!刘家青壮年也纷纷提锣在背后山坡上敲起来。

听得锣声喧天,村里的肖姓人也不甘示弱,组织一干人等将丰收的锣声响起来。此时,村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成掎角之势,谁也不愿输给谁,三姓人从小年二十三敲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此后,这一习俗便流传下来,形成了黄道鼟锣,他们鼟锣的山坡已被人们取名为“鼓锣坡”,后来经过发展,除了锣外,还有鼓、钹、锁啦和长号为辅。据当地老人介绍,参加鼟锣的人分为两队,比谁的锣多、鼓多、人多;比谁打锣的拍子多;比谁的拍子打得熟练、整齐;比气势、比体力、比毅。

“闹年锣”是鼟锣的主要表现形式。黄道乡每年春节期间人们成群结队,走村串寨,邀人鼟锣。黄道的闹年锣一是时间长,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至正月十五过大年;二是范围广,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喜欢鼟锣,还组成鼟锣队伍到其他乡、县鼟锣;三是参加的人多,凡是会打锣的,无论老人小孩都参加。

鼟锣也有一定的礼数,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友谊,促进感情融合:鼟锣时,一方打着锣到另一方的寨子外,邀其鼟锣;寨里的一方打锣响应,应邀出寨子;双方在寨外选好场地,然后双方鼟锣;鼟锣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负方打着锣退场,胜方打锣追击。主方不论胜负,都将客方请回山寨喝“锣酒”。主方杀鸡宰鹅,拿出腊肉、米酒,红粑、唱起敬酒歌,款待客方。吃跑喝足后,客方打锣回家,主方打锣相送。

鼟锣的时候,对敲锣也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场合打不同的曲牌,丝毫不能乱。例如喜事“九锤锣”、丧锣“九锤锣”。它们的节拍类型不同,意义不同,感情色彩不同,使用的场合不同,一点乱不得。喜事锣欢快,丧锣悲戚。

鼟锣至今已走过了600多年的漫漫长路。

解放前,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鼟锣仅在黄道乡及周边的村寨流传。解放后,鼟锣活动在万山全境和铜仁、玉屏及湖南省的芷江、新晃等地村寨盛行,几乎是村村有铜锣、寨寨有鼟锣。

近年来,万山政府对鼟锣艺术切实加以保护,大力挖掘和发展鼟锣文化。鼟锣盛行的时候曲牌有上百种,不同的曲牌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意义。其曲牌都是通过一代一代口述相传。通过当地文化部门的收集和整理,目前尚存的曲牌还有40多种,如“仙女下凡”、吹箫引凤”、双风朝阳”、双龙抢宝”、鹞子翻身”“好快活”等都是常用的曲牌。

当我们离开黄道时,村民们敲打了一曲“好快活”的曲子,祝愿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村民们说,鼟锣其实就是他们喜怒哀乐的表达,目前主要有迎亲锣、节日锣、闹年锣等喜事锣和敬神还愿锣、辞诵锣、冲锣、丧锣等傩事锣。但闹年锣是最热闹、场面最壮观的鼟锣,同时,市、区、乡有什么喜庆事、热闹事,都会有万山鼟锣参与。鼟锣已逐步从“下里巴人”走向了阳春白雪。(村 夫)

相关热词搜索:鼟锣“好快活”

上一篇:丹砂王国 鼟锣之乡
下一篇:绝壁之上的神秘悬棺葬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