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

投稿信箱:wanshanwang0@126.com      

2018-03-09 08:41: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国情看,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乡村发展不充分。所以,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兴旺是根本。产业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如果产业不兴旺,农民兜里没有钱,就无法实现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中,我们既要注重资源整合、更要注重政策对接和捆绑。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推动土地的合理流转,加强新型农民的培育,做好新型产业的合理规划,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

生态宜居是基础。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在部分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老问题、新情况交叉,再加上以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治理。农村发展的这些“短板”,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的难点,也是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乡风文明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的先导和引擎作用至关重要,不可低估。尽管乡风文明提出已有10余年,但相比于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块短板。要建设文明乡风,就要抓好农村地区党风、民风和家风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道德和文化素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坚决破除陈规陋习,打造农村思想道德高地;更加注重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创新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移风易俗,鼓励、引导农村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品位,在树立文明新风,狠刹歪风邪气中净化农村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这样,乡村振兴才会朝气蓬勃,农村才会真正成为和谐兴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治理有效是保障。乡村治理有效是我们乡村振兴的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条件,要通过乡村治理有效来实现乡村治理。谁来振兴呢?靠治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现阶段,在农村治理过程中,仍存在治理结构不科学、村民参与程度低、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等问题,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形成制约。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话语权和公信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活富裕是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让农民生活更富裕、更美好,就要按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打造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要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农村产业扶持和社会保障力度,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让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同时促进乡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创收路径,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我们要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以更加积极昂扬的姿态投身三农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励奋进,务实创新,为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戴鹏科)

相关热词搜索:新时代 乡村 战略

上一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